說起這個話題,我們扯點遠的,說說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史。中國從1840年開始的近代歷史,從某個角度審視它,實際上是一部中國逐漸對西方現代文明國 家開放和向這些地方學習的歷史。西方現代物質文明的東西,從火車、汽車、飛機、大炮、電、石油到直到今天我們身邊的幾乎所有的一切,電燈、電話、電視、電腦,建筑中的水泥、鋼筋等等無一不是從國外學來的。在學習西方物質文明方面,中國堪稱一個學的不錯的學生,雖然還算不上是一個更學生和已經超過了老師的學生。在學習西方現代物質文明的道路上,我們也沒有少走彎路和付出學費,這里話扯遠了點。
回到我們的話題國內建筑內墻保溫和外墻保溫的選擇。建筑的墻體保溫起源于西方。在發達國 家,發展建筑的墻體保溫內在的驅動力是世界性的能源危機,環境保護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。近些年來,中國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,也開始在這方面向西方學習。中國建筑的墻體保溫已經在大城市起步,成為修建商品房必須施工的內容。
在歐洲,建筑的墻面保溫采用兩種基本的方式,內墻保溫和外墻保溫。在民用居住的建筑中,內墻保溫是主流。而檔次較高的有外墻干掛裝飾面的寫字樓和商業用房等,則采用外墻保溫。
在中國,墻體保溫起步以后,外墻保溫逐漸成為主流,包括普通的民居建筑,這和歐洲發達地區的墻體保溫的主流很不一致。我認為中國更應該走發展內墻保溫而不是發展外墻保溫的道路。我覺得在中國普遍發展外墻保溫是在走一條彎路。
為什在中國,外墻保溫會比內墻保溫更流行呢?
1.國內沒有成熟的內墻保溫材料。
2.國內的商品房大多是毛胚房,如果做了內墻保溫,房主還要行進室內裝修,很容易在裝修的時候破壞室內的保溫層。這是開發商和建筑商不愿意看到的。
3.開發商認為,內墻保溫減少了室內的使用面積。這個問題實際是個偽問題。實際上,在建筑占地面積和墻面厚度(包括了保溫層)不變的情況下,外墻保溫和內墻保溫室內的使用面積是一樣的。
4.擔心內墻保溫層對電路、水路走線的影響。
5.擔心內墻保溫層對開關,插座等安裝的影響。
6.擔心內墻保溫層對墻面掛重的影響。
7.擔心內墻保溫層對窗戶和窗臺的影響。